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

[09-29 00:09:38]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510

概要:【重点讲解】 一、列表分析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初期探索 背景 目的 内容 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重点讲解】   一、列表分析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初期探索 背景 目的 内容 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二、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我们必须从当时的社会和现实出发去考察,而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客观评价这个模式,还必须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把它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从当时来看,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尽管,该模式自身也有巨大弊端。但它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战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   【难点分析】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列表分析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内 容 影 响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 农业(突破口):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扩大地方权力。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     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后期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戈尔巴乔夫 上台之初,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失败。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总统制   1991年“八一九”事件的失败,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