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

[09-29 00:09:38]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510

概要: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苏联的整个历史看,农业在其经济中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令人不解的是,在100年前俄国却是世界两大谷物出口国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苏联每年需进口数千万吨小麦和玉米。……苏联农业生产陷入这种困境并非是对农业漠不关心或努力不够造成的。斯大林去世后,每一位苏联领导人都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兑现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许诺。──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在苏联时代,农业成为其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初是如何造成的? (2)为什么到70年代以后,苏联农业仍未能走出困境? 材料二2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苏联的整个历史看,农业在其经济中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令人不解的是,在100年前俄国却是世界两大谷物出口国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苏联每年需进口数千万吨小麦和玉米。……苏联农业生产陷入这种困境并非是对农业漠不关心或努力不够造成的。斯大林去世后,每一位苏联领导人都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兑现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许诺。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在苏联时代,农业成为其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初是如何造成的?   (2)为什么到70年代以后,苏联农业仍未能走出困境?   材料二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就是力图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思路、办法,夯实打牢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努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寓意非常深刻,包括强化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依靠农业科技的基本支撑,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3)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为解决农业问题而采取的关键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措施能够取得成效?   (4)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仍较突出。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和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有何异同?   (2)在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借鉴了材料二中苏联的哪些做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中俄两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探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目前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3.“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结合有关史实,指出这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各自最终结局如何?据此,你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www.5ijcw.com   参考答案:   1.A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国民经济。2.C 3.D 4.A 5.A 6.B 7.C 8.A 9.B 10.C 11.B根据课本知识,C、D 属斯大林采取的措施,A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只有B的实施,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是成功的“实验”。12.C  13.C 14.A 15.A  16.B  17.C  18.B 19.C 20.B 注意本题实际考查四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似之处,而②只适合于中同的改革开放。   21.(1)斯大林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积累资金,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加上违背农民意愿的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破坏,造成了农业的长期落后。(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仍然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仍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原因:改革了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也可)   22.(1)同: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异:俄国走的是城市暴动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借鉴: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五年建设计划;成立农业合作社。积极作用: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3)启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或建设道路。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就有可能犯“左”倾或“右”倾错误。   23.俄国: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2年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特点:俄国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再生产;美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经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关键字: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与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