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09-29 00:09:35]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900

概要:【重点讲解】 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重点讲解】   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1)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3)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4)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时间 1918~1921年 1921~20年代末
目的 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实行配给制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实质: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评价 ①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②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④但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证明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回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2第21课《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