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

[09-29 00:09:35]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900

概要:www.5ijcw.com 【体验高考】 1.(2010·北京卷)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题干中的引文有两层意思,以|“当然”为分界。前一段说的意思是市场调节发挥了巨大、有效作用,后一段强调仍然要坚持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www.5ijcw.com   【体验高考】   1.(2010·北京卷)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题干中的引文有两层意思,以|“当然”为分界。前一段说的意思是市场调节发挥了巨大、有效作用,后一段强调仍然要坚持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不变。言下之意就是,大方向、大主导的国家计划不能改变,只是要稍微放手日益作用显著的市场调节,即“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答案】D。   2.(2010·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从材料中“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可断定指的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反映了苏维埃政权面临的粮食危机(而采取的“余粮收集制”经济政策)。   【答案】B。   3.(2010·重庆卷)右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解析】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期,二战期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苏联建设没有对外资本的依赖,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不大。   【答案】B。   【同步训练】   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的实行(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为苏联工业化实现奠定基础   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3.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A.全部上缴国家                      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4.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主要规定,其经济作用是(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税收比例          D.借助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发展工业   5.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列宁在农业方面的正确实践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中历史必修2第21课《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导与练》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