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高二物理教学设计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前自主学案» 正文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前自主学案

[09-28 20:58:25]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8626

概要: www.5ijcw.com 如图3,中旋转基板定位于图2中BD位置。三角斜面插入轨道,将轨道相对中旋转基板转过一定的角度,由米尺测量出AD(sinθ-μcosθ)的数值,得到F合力的绝对数值。也可以通过斜面上的刻度AE直接读出AD (sinθ-μcosθ)的数值。米尺就不需要了。AE对AD还起到放大作用。 实验步骤 研究质量不变时,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1)如图3,调整垫块的位置,根据打点计时器的监控,使小车恰沿着轨道匀速下滑,使中旋转基板定位于图2中BD位置。 (2)如图3,三角斜面插入轨道,改变三角斜面斜边的插入长度,使AD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前自主学案,标签:高二物理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www.5ijcw.com     如图3,中旋转基板定位于图2中BD位置。三角斜面插入轨道,将轨道相对中旋转基板转过一定的角度,由米尺测量出AD(sinθ-μcosθ)的数值,得到F合力的绝对数值。也可以通过斜面上的刻度AE直接读出AD (sinθ-μcosθ)的数值。米尺就不需要了。AE对AD还起到放大作用。     实验步骤     研究质量不变时,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1)如图3,调整垫块的位置,根据打点计时器的监控,使小车恰沿着轨道匀速下滑,使中旋转基板定位于图2中BD位置。         (2)如图3,三角斜面插入轨道,改变三角斜面斜边的插入长度,使AD为0.5cm、1cm、1.5 cm、2 cm、2.5 cm,AD就相应变成1倍、2倍、3倍、4倍、5倍,通过打点计时器,测出对应的加速度。     设置表格,记录数据:  
次数 AD(F) a(m/s2)
1 1F  
2 2F  
3 3F  
4 4F  
5 5F  
      (3)用坐标纸,画出a-F图像,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探究受力一定,a与M的关系的实验:     (1)如图3,调整垫块的位置,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监控,使小车恰沿着轨道匀速下滑,使中旋转基板定位于图2中BD位置。     (2)如图3,三角斜面插入轨道,增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并同时改变插入的三角斜面的斜边的长度,使Mg×AD持不变,则合力不变化,通过打点计时器,测出不同的质量所对应的加速度。     测量表格2:Mg×AD=     保持不变,合外力不变。  
次数 M(Kg) AD 1/M a(m/s2
1        
2        
3        
4        
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物理教学设计高二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