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高二物理教学设计简单门电路教学演示版、学生实验板的制作及应用» 正文

简单门电路教学演示版、学生实验板的制作及应用

[09-28 20:58:06]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8578

概要:2万能实验印刷线路板一块;14PIN集成电路插座3只;74LS08 “与”门和74LS32“或”门集成电路各一只;轻触式微型常开开关2只;10KW电阻2只(作为输入端的下拉电阻,功率为W至W均可),330W保护电阻一只;红色发光二极管一只,1N4004保护二极管一只;4节组5号干电池夹一只,4节5号干电池;电子线路实验用导线、电子线路通用螺丝、螺母、铆钉若干;双面胶、包装塑料泡沫若干;相应制作工具等。www.5ijcw.com 制作方法: 在印刷线路板上合适位置,按如图3实物图在线路板正面安排好各元件并在反面焊接好。将一只集成电路插座焊接于线路板
简单门电路教学演示版、学生实验板的制作及应用,标签:高二物理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2万能实验印刷线路板一块;14PIN集成电路插座3只;74LS08 “与”门和74LS32“或”门集成电路各一只;轻触式微型常开开关2只;10KW电阻2只(作为输入端的下拉电阻,功率为WW均可),330W保护电阻一只;红色发光二极管一只,1N4004保护二极管一只;4节组5号干电池夹一只,4节5号干电池;电子线路实验用导线、电子线路通用螺丝、螺母、铆钉若干;双面胶、包装塑料泡沫若干;相应制作工具等。


www.5ijcw.com     制作方法:     在印刷线路板上合适位置,按如图3实物图在线路板正面安排好各元件并在反面焊接好。将一只集成电路插座焊接于线路板上:仅将用到的输入脚1. 2,输出脚3,接地脚7,电源脚14焊于背面敷铜点上即可。按如图2电路图在线路板背面焊接好各连线。为使线路板正面简洁、电路形式符合中学教学特点,隐藏连接导线在背面。用记号笔将电源线、接地线、各连接线、元件符号等按电原理图在正面画出。将电池夹用双面胶粘于线路板右侧。将包装用泡沫塑料裁成4×2×1cm3,用双面胶粘于靠近集成电路插座的地方。电路不用调试即可使用。分别将74LS08“与”门和74LS32“或”门集成块插入另两只集成电路插座上,一只插于集成电路插座上,一只插于泡沫塑料上待更换。在输入 A.输入 B.输出 Z 端分别焊接上接线端子,以备DIS使用。     4.使用方法:     A.无DIS实验:研究“与”门和“或”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⑴电池夹内装好电池。将带有集成电路插座的“与”门插入插座。     ⑵分别将手控轻触式开关S1. S2接通,观察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亮、暗情况;S1. S2同时接通,观察二极管的亮、暗情况,可以得到:只有S1. S2同时(即A.B同时输入高电平)接通时二极管才点亮(输出Z为高电平)。     ⑶将带有集成电路插座的“与”门拔下,将 “或”门插入插座。     ⑷分别将开关S1S2接通,观察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亮、暗情况;S1S2同时接通,观察二极管的亮、暗情况。可以得到:只要S1S2任一接通、或同时接通(即A、B任一端输入高电平、或同时为高电平)时二极管就点亮。     B.DIS实验:研究“与”门和“或”门电路的输入与输出电信号关系。     ⑴将带有集成电路插座的“与”门插入插座。     ⑵连接好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打开DIS通用界面。     ⑶将3个电压传感器的红色鳄鱼夹分别接于输入端A、B和输出端Z,将黑色鳄鱼夹均接于0V接地线上,如图4。       ⑷在DIS通用界面内,调节三个传感器窗口均为“示波”显示,并使窗口为“平铺”状态。启动“开始”按钮。轻按实验板输入按钮,根据波形分别适当调节三个通道的“图线控制”的“Y平移”和“Y缩放”,已取得最佳的波形显示效果。     ⑸先启动“停止”,再启动“开始”按钮。使S1S2分别接通;或使S1S2同时接通,观察输入与输出端的波形,可得到类似图5左侧图所示“与”门电信号输入、输出波形。     ⑹将带有集成电路插座的“或”门插入插座,重复上述⑸步骤,可得类似图5右侧图所示“或”门电信号输入、输出波形。     (二)“与”门和“或”门集成电路教学演示板的制作及应用     1.装置图:电路图如图2所示,实物照片如图6所示。       2.特点及用途:通过分别插入“与”门和“或”门集成电路,可以用指示灯演示“与”门和“或”门电路的逻辑关系;也可以用DI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物理教学设计高二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教学设计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