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度量的案例分析(生成有关的)» 正文

角的度量的案例分析(生成有关的)

[09-28 19:50:08]   来源:http://www.5ijcw.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455

概要: 师:过去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面是平的,他们发现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而太阳与地球中心连成一条线,再与地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角,太阳走到不同的位置就形成不同的角,这样人们把太阳升起再落下这个过程与地面形成的角平均分成180份,就有180个小角,每个小角就是1度。 [设计意图]介绍了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规定1度的,这也是追根溯源的最好体现,我们在设计时争取还知识以本来面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感受数学的神奇、有趣与博大,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数学文化。 (电脑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60份的过程)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d
角的度量的案例分析(生成有关的),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师:过去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面是平的,他们发现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而太阳与地球中心连成一条线,再与地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角,太阳走到不同的位置就形成不同的角,这样人们把太阳升起再落下这个过程与地面形成的角平均分成180份,就有180个小角,每个小角就是1度。
    [设计意图]介绍了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规定1度的,这也是追根溯源的最好体现,我们在设计时争取还知识以本来面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感受数学的神奇、有趣与博大,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数学文化。

    (电脑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60份的过程)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给学生提供一个近似的1°角,拿在手里仔细看一看;打开书看看书上的1°角;再把眼睛眯到快闭上了,眼角大约就是1°;让学生感受1°角的小!
    [设计意图]相比1厘米、1平方厘米、1分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1度的表象更难建立,这样的设计也不能让学生建立起1度的表象,只是想让学生知道1度角是很小的,小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己去感受。

活动二、在量角的需要中,感受量角器产生与形成过程
    1、用1°角去量角的大小,产生“用量角器量”的需要
    引导学生思考有了1°角是不是就可以量所有角的大小了,并试着用1°角去量∠2。  
学生在试着量的过程中感受到测量的麻烦和不准确,并思考对策。
    [设计意图]学生真的去测过后,会发现这样的测量在理论上能实现,可现实中真的太难办到了,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改进测量方法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学生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www.5ijcw.com

  2、认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
    请学生拿出书桌堂内准备好的量角器,对照屏幕和老师一起来认识量角器。
    认识后,请同学们接受挑战,根据刚才的学习和以前自己对量角器的认识,同桌两人分别来试着量一量∠1、∠2的度数,也验证一下大家用简易的“量角器”测量的结果对不对?
    请同学到多媒体展台下示范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汇报后引导学生交流内圈和外圈度数的读法,明确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与自制的“量角器”比,感受量角器的方便。
    [设计意图]在感受量角器的方便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感悟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三、建立常用角的直观表象,提高估计意识
    1、量一量有趣的角度,形成30°、60°的表象
    (1)60°——立正时两脚之间的角度。
    (2)30°——室内楼梯的最适宜坡度。
    2、先估计再测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建立30度、60度等特殊角的表象,也以此来培养估测意识,虽然这一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但只有这样不断地渗透才能使“学生有估测意识”变成一种可能。

【点评】

对于一名优秀教师,面对着一群优秀的学生,据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包括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这里所说的基本目标是指教材要求的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内容,一般都在教师用书中有明确的规定。拓展目标,多是教师基于学生调研,在完成基本目标的情况下,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或高层次思维能力而设计的目标。

从老师的教学目标中,我们能够看出老师很希望在这节课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把熟练测量的技能准备随时调整到下一节课。老师的这些思路我是非常欣赏的,但是对此也存有一点忧虑——太多的期望都寄托在四十分钟里,学生会不会消化不良?比如对于“角的度量单位以及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我个人觉得顶多是简单体验一下,而“经历”其“产生”的过程真的不是40分钟的课上能完成的。再如估测、类比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想象在1节课中都能关注到。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数的意义教案1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