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
板书:
雷雨
教学目标:
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
掌握周朴园、繁漪的人物特点,
分析剧本艺术结构的独特性。
板书设计
周朴园
残忍
冷酷、专横
伪善
工人
繁漪
侍萍
“雷雨性格”(钱谷融语):阴鸷、极端
善良
鲁大海(朴园与侍萍所生)
作业布置:
《雷雨》讲义
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我国古代也就是在新文学以前舞台上所表演的是戏曲,那时没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话剧,作为一种外来形式的文学样式,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最初的话剧叫“文明戏”。后来,“就连‘话剧’这一名称,也是经了约定俗成的过程,到1928年,才有洪深的建议,得到大家的公认的。”[ 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中国现代话剧经过洪深、陈大悲、欧阳予倩,还有田汉等人大力推动,话剧在二十年代开始起飞并有所发展,到三十年代出现一位杰出的剧作家,才使中国话剧艺术达到成熟阶段。这个人就是曹禺。[略]
作家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省潜江县,出生于天津一封建官僚家庭。父亲当过官,喜欢赋诗,母亲酷爱戏剧。他在少年时期阅读了不少优秀古典作品,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爱戏剧,观看了很多剧种的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热爱戏剧的种子。曹禺少年时代有较多机会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从中受到了戏剧的启蒙。12岁进入有革命传统和进步戏剧活动传统的南开中学,成为该校新剧团的骨干。“五四”新文学作品深深地吸引着也鼓舞着他,同时,他开始接触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还曾扮演过易卜生《玩偶之家》一剧的主角娜拉。1929年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学习,认真研读了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契诃夫、奥尼尔等的剧作。他读过几百种中外的剧本。传统的戏曲和西方伟大剧作家的作品,给予他丰富的养分。他产生创作的冲动时,很自然地首先想要表现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他的父亲与天津当时一个周姓的官僚买办大家族有较密切的往来。曹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封建家庭和上层人物的生活是相当熟悉的。他后来说过:“我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个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曹禺谈〈雷雨〉》,《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大约经过五年的酝酿,在1933年他完成了第一部话剧《雷雨》,也是曹禺的成名作,1934年发表。《雷雨》演出后,立即受到文艺界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接着又在1935年完成了《日出》。《雷雨》、《日出》这两部四幕话剧的出现,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此后,转向农村生活题材写出《原野》。1938年与宋之的合写《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1940年写的多幕剧《蜕变》和1941年的《北京人》,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揭示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家》标志着曹禺戏剧创作的新进展。
www.5ijcw.com
《雷雨》的故事梗概:“序幕”的背景设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屋子里“阴沉沉的”,序幕一拉开,远处就有钟声,是教堂内的风琴声,是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剧情简单之极,一位老人穿着颇为考究的皮大衣,眼睛沉静而忧郁,来到教堂医院看望住在这里的“鲁奶奶”和“周太太”整个情节主要有教堂尼姑甲和乙,一位病人的两个小孩(姐弟二人)的相互对话,说起这家医院是由周家老宅卖给了教会,曾经在这屋子里死掉了三个年轻人,住在医院的两位老妇人已疯掉了。弟弟向姐姐追问“屋子”与“疯子”的来历,悬念也就出现了。两位老妇人一言不发,只有形体动作,这就是序幕的大致情节,故事在“悬念”中开始,整部戏剧都在追问教堂医院的来历以及医院前身的“老屋子”里的故事这样,戏剧空间由“医院”到“老屋子”,时间顺序由“现在”延伸到“过去”,“序幕”既是故事的引子,也是故事的结局,还为剧情确定了带有宗教性的氛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