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
4、与化学方程式相比,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②必须标明各种物质的状态(s、l、g、aq)。(不同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③方程式后面必须标明反应热,吸热反应ΔH为“+”、放热反应ΔH为“-”;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可以用分数表示;⑤ΔH的数值与反应的系数成比例;⑥不需要注明反应的条件。
5、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判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反应后需要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下去,如:石灰石高温煅烧成生石灰;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反应热量足够大,就可以使反应维持下去,即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再加热,如铁粉与硫粉的反应等。
答案:C、D
例2.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H2和CO,然后使得到的H2和CO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s)+O2(g)=CO2(g) △H=E1 ①
b、C(S)+H2O(g)=CO(g)+H2(g) △H=E2 ②
H2(g)+1/2O2(g)=H2O(g) △H=E3 ③
CO(g)+1/2O2(g)=CO2(g) △H=E4 ④
回答:
(1)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 。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哪个反应的△H>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化学教学设计,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环境保护
《《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
- › 《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焓变 反应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