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5» 正文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5

[09-28 19:59:04]   来源:http://www.5ijcw.com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392

概要: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信息到前面当个小老师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小小交流会”可以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把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富有现实的意义。使得学生的智慧在交流中增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的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可以得以凸显)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⑴ 一堆煤97/100吨,运走了它的 75/100 (2)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要求学生尝试汇报,并适时进行小组交流。分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5,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信息到前面当个小老师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小小交流会”可以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把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富有现实的意义。使得学生的智慧在交流中增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的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可以得以凸显)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⑴   一堆煤97/100吨,运走了它的 75/100 
 (2)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要求学生尝试汇报,并适时进行小组交流。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也整理了一下。利用课件出示表格
  分数 百分数
 

义 (1)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还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师:总结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把区别和联系融在其中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读百分数并回答问题。
  1%    18%    50%    89%    100%   125%   7.5%   0.05%   300%
请仔细观察百分号的前面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分子可以是整数、小数、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
2、下面的正方形表示 “1” ,涂色部分先用分数表示,再用百分数表示。


www.5ijcw.com 3、判断
(1)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2)45/100吨 = 45%吨。                                  ()
(3)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4)某工厂今年产值是去年产值的108%,说明今年产值比去年多.(  )
4、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分数无处不在,在我国的文化精华之一的成语中也含有百分数.请看屏幕。
 (1)看成语,填写适当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1%   ) 
  十拿九稳(     90%)
  百战百胜(100%     )
 (2)看百分数,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 。    ( 百发百中       )
50%的国土。        ( 半壁江山     )
   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  ( 九死一生       )
   是不是很奇妙?九死一生这个词让老师想到了五月份发生在汶川的那一场灾难,有太多我们的同胞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困境。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一直让人感动!你们知道是哪一句话吗?师:请同学们用最坚定的语气读一读引号中的话语。
 
“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尽100%的努力。”     ——温家宝总理   
今年国庆的阅兵仪式又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
 
(设计意图:安排成语中的百分数教学,注重了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同时激励的言语向学生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归纳总结评价升华
(课上到了这儿,说说自己的收获并评价一下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吧)
师:再送同学们一句话,也是送给我自己的,任何人,只要还在努力,就一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
                            ——爱迪生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众数教学反思1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