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说“木叶”》教案设计1» 正文

《说“木叶”》教案设计1

[09-28 19:28:58]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850

概要:三维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
《说“木叶”》教案设计1,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三维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习,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1] [2]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说课稿

《《说“木叶”》教案设计1》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