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09-27 16:07:53]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261

概要:★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的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2、 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3、 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教学重点:1、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1、 理解&ldq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教学目标:
1、 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的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2、 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3、 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1、 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 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导语: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现在的诗歌儿、小说等等,今天我们进入古文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到P102。
*孟子生平与《孟子》简介:
   请大家看到标题下面,“孟子”加了书名号,不像我们以前所学的文章,标题下面是写的作者的名字,而这里《孟子》是一部著作,大家了解孟子及这部著作吗?(有的了解,有的不了解,好)请同学们结合P102注释和P104方框里面的内容,边看边总结,一会儿老师请一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孟子及《孟子》这本著作。(此时老师板书标题)
 *老师总结: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好的,**同学回答的非常好,老师再作一些补充,《孟子》是“四书”的其一,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四书》、《五经》”有哪些么?
☆明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另外,“寡人之于国也”也是后来加上去的标题。
◇全班齐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请留意某些重点字、词,我会挑些重点的写在黑板上,一会儿请同学来回答。。。
(老师板书字、词)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 ()池
(5)谨庠()序之教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 xiáng(6)颁 bān通假字,同“斑”(7)悌
◇老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这篇课文,也知道了它写的是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他们的对话是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的呢?
明确:民不加多
◇老师:文中有3处都提到“民不加多”的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来有哪三处?(老师提示:分别在第1、4、最后一自然段)
一: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老师:边请同学回答边板书~~
好的,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二部分,请大家看着教材,我先串讲第一、二部分,剩下的留给学生来讲,请他们仔细的听老师分析。老师串讲时对重点的字、词仔细分析,对固定句式,举例。
(串讲部分见教材)
◇老师:大概意思了解以后,我们回到第一自然段。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