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明确:三方面:一是外貌描写,二是用两首《西江月》词来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过语言动作作进一步刻画人物。
www.5ijcw.com ⑴外貌描写
第14段.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华美高贵,突出宝玉在贾府受宠的地位;再写神态表情,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⑵《西江月》词
第一首词着重说贾宝玉不通仕途经济。“不通世务”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窍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写他对封建正统人物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在封建正统人物的眼里自然是“行为偏僻性乖张”。 第二首词写他对封建制度的危害,是一个“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而且天下第一。这两首词都是宝玉当时上层社会中的一个“多余人”。
作者模拟封建正统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手法,表面上好像是嘲讽、批判,实质上揭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服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实际上热情歌颂的却是贾宝玉这种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同时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⑶语言动作
①语言——给黛玉取表字
过去女子社会地位低下,一般人家的女子是没有名字的,在家随父姓,称“某氏”,出嫁后再在称呼前面加上夫姓。这里既体现了宝玉对这个妹妹的喜爱,也体现了他民主平等的观念。
②动作——摔玉
宝玉是贾母心中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光宗耀祖。在别人看来是他“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地摔,骂其为“劳什子”,这正是他叛逆性格的充分表现。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密语,一时有天没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也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小结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是他反抗封建礼教道德的精神体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贾府及府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重点欣赏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美,其实,“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心中的宝黛形象都是不一样的。
【作业设计】写一段肖像描写。要求:透过肖像能体现人物的性格、气质。 板书设计
林黛玉:小心谨慎 聪明灵秀
贾宝玉:英俊多情 叛逆
【相关资料】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曾祖曹父玺,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编纂《全唐诗》,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父辈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康熙时代,是曹家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在曹寅任期内。雍正即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其父曹頫因受牵连,被抄家,家道从此衰落。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曹雪芹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4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相关文章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
-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2
-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4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