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概要: 第二层(第19—20节):哥哥利欲熏心,毫无兄妹之情,强逼妹妹改嫁。 第三层(第21节)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第四部分(第22—31节):高潮,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第32节):结尾,以鸳鸯双飞作结,寄予美好愿望并告诫后 人引以为鉴。 四、总结、扩展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 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第二层(第19—20节):哥哥利欲熏心,毫无兄妹之情,强逼妹妹改嫁。
第三层(第21节)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第四部分(第22—31节):高潮,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第32节):结尾,以鸳鸯双飞作结,寄予美好愿望并告诫后 人引以为鉴。
四、总结、扩展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 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 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着特点。如 《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 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 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 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请结合诗句回答:刘兰芝为什么要自请回去?为什么婆母不能容她?从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性格的哪些方面及当时封建社会的哪一弊端?
www.5ijcw.com 2.男女主人公真挚情感表现在哪里?请在诗中找出并加以体会。
3.焦仲卿是个怎样的人?你喜爱这个角色吗?
第四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二、整体感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就是反面形象如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得力于人物对话的个性化。前人曾评论道: “历述十许人口中语,各各有其声情,真神化之笔也。”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讨论题1: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这些是他们的共性。请结合诗句,分析他们的个性。
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刘兰芝最突出的性格就是她的刚性,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犯的尊严感。虽然作者也极力写她的善良和温顺,但在善良和温顺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人民想象中的被压迫者自觉意识的一种原始形态。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行动的细节里。当她明白了焦母的意图之后,不等对方开口,但自请“遣归”;拜母别姑,态度十分从容;夫妻誓别时,她明白自己的处境,“何言复来还”,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尊严,但又因夫妻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点幻
想,幻想“团聚”;当哥哥逼嫁时,刚性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再嫁期定时,裁衣作裳乃至“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这的确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生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使作品产生了追魂摄魄的感染力。当然,诗中还描写了刘兰芝其他方面的优秀品德,使这一形象熠熠生辉,成为劳动人民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
关键字: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囚绿记》设计简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相关文章
-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 ›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用户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 · 变色龙教案
- · 波兰特下跪赎罪受称赞
- ·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 ·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案
-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 ·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 · 《赤壁赋》说课详案
- · 陈情表学案
-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
- · 篱笆那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