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
概要:(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 ,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随记(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战斗激烈的句子是: , 。(4)《木兰诗》描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诗句是: , 。(5)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哪句话: , 。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万里赴戎机,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标签: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 ,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随记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战斗激烈的句子是: , 。
(4)《木兰诗》描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诗句是: , 。
(5)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哪句话: , 。
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读一读,谈谈下列句子分别反映了木兰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4)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拓展提升】(5 分钟)
女子何必要如男?
www.5ijcw.com 《木兰辞》中的对木兰形象的塑造,围绕着一个“女”字下功夫。其最成 功最动人之处在于:诗歌完全没有刻意强调木兰赛过男儿,反而是有意识地去淡化木兰的“英雄”特征,拉开从军的木兰和“英雄”的距离。木兰之所以永远活在民间,我以为最深刻的原因在于:这个因为不得已而深入了男性世界并且参加了最具阳刚特征的战争的女孩儿,却并没有被男性生活同化,被男性气质干扰,而是完全地保 持了女儿心女儿态。这才是木兰最独特的魅力。而这样的审美取向,其价值也远远超过了“谁说女儿不如男”。
就是因为木兰处处“不如男”,所以木兰才会那么讨人喜欢。
“不如男”之一:面临家国大事但却手不释“织”。
“不如男”之二:离别之艰难思念之缠绵。
“不如男”之三:看不到女英雄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
“不如男”之四:大异于男性世俗追求的选择。
“不如男”之五:最得意的炫耀是“女郎”。
不知木兰是女郎!好个“女郎”,这真真是世界上最玲珑剔透的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随记
夸耀。一身女儿装,真的抵了百千强。女儿娇颜依旧在,十年征战不寻常。护国护家固然光荣,但是,护了自己的美貌才是最最值得的夸耀。诗歌故事的叙述止于对木兰美丽依旧的描写和“女郎”一词。真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最后一段的比喻更是富有谐趣:不用骏马苍鹰等雄健的动物来比喻,而用动物世界中的最柔软温顺善良的兔子来做比。这该也是作者的用心用力之处:继续淡化“英雄”的刚猛而强化女性秀美温柔的特征。
所以,我以为,《木兰辞》是想表达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女子就是女子,女子用不着非要去和男人比较。女子自有其女子的审美追求、生活方式、思维路径,女子自有自己向往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就算是女子因为意外而必须陷身于男性世界深度参与男性生活也亵渎不了,改变不了。《木兰辞》中的木兰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展示了一个女孩儿最具女性美的独特精神风貌。这个形象是以女性视角塑造的完美的女英雄形象,她绝不附庸更不陷落于男权世界。她是女性个性独立,形象美和精神美完美统一的集中体现。
关键字: Tag: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1
-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 › 2014学年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育教学总结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 › 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