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人教必修5» 正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人教必修5

[09-28 19:26:04]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610

概要: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人教必修5,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www.5ijcw.com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六.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 人教必修5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