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前方》教案» 正文

《前方》教案

[09-27 15:51:04]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365

概要:【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 、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着社会
《前方》教案,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 、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着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A. 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想北平》教案

《《前方》教案》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