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1» 正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1

[09-27 15:44:31]   来源:http://www.5ijcw.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747

概要:学习目标: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细致交流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1、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朗读法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情境导入: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1,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学习目标:
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细致交流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
1、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情境导入: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3、《四书》指:          、          、          、          。
《五经》指:          、          、          、          、         。
 4、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合作交流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 [2]  下一页


关键字: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2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