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8 竹影》导学案» 正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8 竹影》导学案

[09-27 15:34:53]   来源:http://www.5ijcw.com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870

概要:1.“依样画葫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最后一句的“如此”和“这样的看法”分别指代什么 ?3.写“竹影”为什么又写“画竹”,是否多余,为什么?4.选文运用了对 比手法,有什么作用?5.第一段和第二段有联系也有区别,说说区别是什么?6.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7.童年的游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也有思考。结合课文思考: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四、拓展提升1.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两句话?2.课文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8 竹影》导学案,标签: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1.“依样画葫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最后一句的“如此”和“这样的看法”分别指代什么 ?

3.写“竹影”为什么又写“画竹”,是否多余,为什么?

4.选文运用了对 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5.第一段和第二段有联系也有区别,说说区别是什么?

6.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

7.童年的游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也有思考。结合课文思考: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四、拓展提升
1.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 现什么样的中心?
4.比较一下丰子恺的《竹影》与七年级上册沈复的《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 观舞记》导学案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