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三历史教学设计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六)──古代中国的农业» 正文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六)──古代中国的农业

[04-22 21:16:05]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299

概要:www.5ijcw.com 【高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商周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用骨、石等材料制成的耒、耜等 B.用青铜制成的耒、耜等 C.用铁制成的耒、耜等 D.用铁制成的犁、锄、耙等 2.从骨质和石质的耒耜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其实质是( ) A.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B.农业实现了精耕细作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3.以下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是( ) A.使用木耒、骨耜等生产工具 B.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的耕作方式 C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六)──古代中国的农业,标签:高三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www.5ijcw.com

  【高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商周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用骨、石等材料制成的耒、耜等     B.用青铜制成的耒、耜等   C.用铁制成的耒、耜等               D.用铁制成的犁、锄、耙等   2.从骨质和石质的耒耜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其实质是(  )   A.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B.农业实现了精耕细作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3.以下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是( )   A.使用木耒、骨耜等生产工具      B.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的耕作方式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曲辕犁的发明   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出现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运用   6.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人力操作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8.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①以种植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②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 ③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④已出现了曲辕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是(  )   A.精耕细作                         B.粗放耕作    C.选择耕作                         D.计划耕作   10.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1.我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代           D.唐代   1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13.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庄园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历史教学设计高三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七)──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