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三历史教学设计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题» 正文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题

[09-29 00:14:55]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8134

概要:www.5ijcw.com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20.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1.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题,标签:高三历史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www.5ijcw.com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20.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1.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22.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张仲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         B.孙思邈、扁鹊、张仲景、李时珍   C.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D.扁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   23.詹天佑和李四光的共同点不包括   A.海外求学                             B.参加同盟会       C.增强民族自尊心                       D.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   24.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   A.“演绎—归纳”法                      B.“观察—总结”法    C.“推理—概括”法                      D.“归纳—演绎”法   25.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等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是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人纪》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可得乎?”(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历史教学设计高三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



上一篇:《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题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