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概要:写在前面:由于许多历史教师喜欢课堂,积极投身于教改中,同在人教网半亩历史群中的我和张爱华老师,都选择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作为自己讲示范课和优质课的课题。我们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形成了以下教学稿。这一教学稿主要特色表现在:1.在形式上,教案、学案一体化,因此称为教学稿。2.在学习环节上增加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初建结构,心中有数。3.把学习目标认定、学法指导和设计意图融合一起,这是最大的特色。这样做可操作性强,学生能准确把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同时又获得了学习方法,了解每一环节学习的意图。对老师来讲,减少了无效问题、无效环节,保证了课堂各个环
写在前面:由于许多历史教师喜欢课堂,积极投身于教改中,同在人教网半亩历史群中的我和张爱华老师,都选择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作为自己讲示范课和优质课的课题。我们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形成了以下教学稿。这一教学稿主要特色表现在: 1.在形式上,教案、学案一体化,因此称为教学稿。 2.在学习环节上增加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初建结构,心中有数。 3.把学习目标认定、学法指导和设计意图融合一起,这是最大的特色。这样做可操作性强,学生能准确把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同时又获得了学习方法,了解每一环节学习的意图。对老师来讲,减少了无效问题、无效环节,保证了课堂各个环节的流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把学习目标认定、学法指导和设计意图融合一起”这一理念,来自于人教网刊《半亩历史》执行主编王宗彬老师的创意,在此对王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深表感谢。 最后,希望大家对我们的教学稿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的初中历史教研小圈子(群号:106878731)。 情境导入:教师设置情境,导入本课。 同学们请坐好,现在开始上课。为了我们的目标:过目不忘,过耳成诵。大家一定积极交流。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 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 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www.5ijcw.com 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 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呢。 张三:“两个凡是”方针,使全国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了。 赵五:我们不要乱说了。 同学提问,同学回答,同学纠错: 1.剧中的谈话发生在什么事件结束后? 2.结合剧情你知道当时人们渴望什么吗? 3.你能否说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坚持了什么思想吗?此方针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消极作用? 4.面对这些问题,请结合预习说出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关键字: Tag: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相关文章
- 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 › 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