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进补饮食四忌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特别注意———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把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个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关键字: Tag:养生保健,冬季养生保健,夏季养生保健,生活常识 - 养生保健
上一篇:喝茶有助于减压
《立秋后进补饮食四忌》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洗澡也可以健身,洗澡按摩方法
- · 秋季吃什么水果好
- · 如何才能提高免疫力
- · 运动的时候如何预防关节受伤
- · 牙套使用小常识
- · 吃什么可以防辐射
- · 女性内分泌紊乱的8个信号
- · 蜂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 秋季上火怎么办
- · 每天睡多久对身体最健康
推荐热门
- · 养生之道:养生贵在养心
- · 秋季去痔疮小贴士
- · 一天只吃两顿最有利于健康
- · 睡前最好要做的六个动作
- · 睡前保健操,健康又防病
- · 让室内降温的方法
- · 挑选熟食的安全提示
- · 24小时全面保养颈椎
- · 初秋要预防的疾病
- · 老人怕冷少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