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41页例10。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三个层次:1、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问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2、通过直观图画,让学生动口、动手、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3、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由学生观察,交流,依靠直观图思考,再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式的计算方法。难点: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例10的主题图、口算卡片、游戏图片。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问题,列式计算,掌握多种算法。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动手、动口、动脑,理解和掌握多种算法。
教学设计 :
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1、这个数是几?(10)它是几位数呀?(两位数,也是整十数)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整十数呢?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出一百以内的整十数吗?
2、“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40里面有( )个十
60里面有( )个十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通过“整数的认识”,“数的组成”,这几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图画中的这位小明也很喜欢喝酸奶。这学期,小明上课很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家里能自觉的学习,表现特别好。所以,他妈妈带小明到商店做什么呢?(在买酸奶)对,妈妈要买酸奶奖励给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 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多少瓶酸奶?又拿给小明几瓶 ?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或你想知道什么呀?)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熟悉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问:哪个同学的算法和他的不一样?(如:3个十加2个一合起来是32;用数和方法,30,31,32)
【让学生看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师:除了30+2这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算的?
让生一起读30+2=32,2+30=32,问:你发现了什么?(如:得数都是32,它们都有30和2,它们30和2这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怎样?)
最后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以用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相互学习。】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先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如:从3个十2个一里去掉2个一;一个一个去掉,32,31,30)
【让生知道,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关键字: Tag: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相关文章
-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 ›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 ›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用户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比多少
- · 认识钟表教案1
- · 20以内进位加减法1
- · 十几减5 4 3 2教学反思
- ·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 ·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 ·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 ·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 · 一年级找规律评课稿1
-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