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1、3题。
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
1.尝试。
刚才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现在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
2.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行了分类,现在又把一种物品进行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
关键字: Tag: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
- › 小学数学如何复习
- ›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
- › 小学数学述职总结
-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 › 全县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 › 2014年度上学期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 › 2014学年度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 › 中小学教科研室2014学年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教案
用户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比多少
- · 认识钟表教案1
- · 20以内进位加减法1
- · 十几减5 4 3 2教学反思
- ·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 ·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 ·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 ·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 · 一年级找规律评课稿1
-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