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3.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出现了四道看图列式。由于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学习选择机会,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5.活动形式多样化,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上,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秋千,自己摆一摆;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去呢?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字: Tag: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6和7的加减法》教案(2)
《《6和7的加减法》教案(1)》相关文章
- 《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 › 《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
- ›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 › 《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说课
- › 《6和7的认识》说课与教学设计
- › 《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 › 《6和7的加减法》教案(2)
- › 《6和7的认识》案例及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6和7的加减法》教案(1)
用户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比多少
- · 认识钟表教案1
- · 20以内进位加减法1
- · 十几减5 4 3 2教学反思
- ·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 ·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 ·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 ·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 · 一年级找规律评课稿1
-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