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知识频道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正文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09-29 00:39:48]   来源:http://www.5ijcw.com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8576

概要:www.5ijcw.com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 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二、 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应用:四、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波动 五、教学反思: 1 值得肯定之处: (1)巧妙开展和呈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实验: 鉴于实验设备和时间所限,我将此探究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只对学生进行选材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实验方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www.5ijcw.com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          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                                 

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应用:
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波动                  五、教学反思:   1 值得肯定之处:   (1)巧妙开展和呈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实验:   鉴于实验设备和时间所限,我将此探究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只对学生进行选材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实验方案设计由学生提出,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过多进行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分析,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导入环节由兴趣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自然引出本节主题。   在学完两种曲线模型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并且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科学调整与整合教学资源:   我将教材中“计算大肠杆菌在不同时间数量”的学习任务改为以实验现象的形式呈现大肠杆菌在不同时间数量,请学生分析结论。我认为这更符合科学家进行这项研究时的流程,即先发现现象,后总结规律,继而建立模型,最后进行验证。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始于观察与发现问题。   在“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学习中分别呈现了两个草履虫的实验,通过介绍实验背景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便于得出结论。   “应用”环节,在分析环颈雉实例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引出“生物入侵”的讨论。在“濒危生物保护”的讨论中,补充了大熊猫目前分布范围和化石分布范围的图片,使学生对K值降低原因有更真切的体会。   (3)认真分析新课标与新教材,大胆取舍:   旧教材中这一部分的教学常常重点分析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并讨论K/2的含义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课标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重在科学方法的训练;人教版新教材中则没有对上述知识点进行分析,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其大胆舍弃。    2 有待改进之处:   (1)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模型建构过程耗时较长,导致后面关于“应用”的讨论略显仓促。   (2)如果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能够更加充分发挥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本节新课的学习提供很多教学资源。


三、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高二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上一篇:“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分析及教学组织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