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概要: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
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标签: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
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
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清了以前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对信息③的认识:
2HNO3(分子)+NO3NO2+H2O
www.5ijcw.com 笔者针对例3中“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的信息,还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是由于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Fe3++6C6H5OH→[Fe(C6H5O)6]3-+6H+
某学生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试预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已完全被激活,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由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钠具有强碱性,当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引起Fe3+的水解平衡发生移动,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为:
3C6H5O-+Fe3++3H2O=Fe(OH)3↓+3C6H5OH
生成的苯酚再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Fe(C6H5O6)]3-,反应为:
Fe3++6C6H5OH→6H++[Fe(C6H5O)6]3-
最后,由于H+不断产生,酸性不断增强,生成的Fe(OH)3沉淀不断溶解:
Fe(OH)3+3H+=Fe3++3H2O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由此笔者想到:信息题应该仅仅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老师更应该对题中信息进行深化,展开它丰富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考复习中,有人认为:试题做多了,学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就能考出好成绩。笔者不敢苟同,很不赞同题海战术。我认为采用精讲精练,在深钻考纲和考题的基础上,编写一些知识点广而浅,灵活度高,思考空间大的试题,力求对试题求异求新,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复习中就如何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做出的一点探索、一点尝试,希望中学化学同仁能批评指正。
关键字: Tag:高三化学教学设计,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一元弱酸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相关文章
- 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 › 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