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要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www.5ijcw.com) —— 我爱教程网 。
  • 查资料

当前位置:我爱教程网范文工作报告自查报告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 正文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

[04-22 21:12:28]   来源:http://www.5ijcw.com  自查报告   阅读:8357

概要: 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重点发展了草食蚕(地牯牛)和有机香菇特色蔬菜、茶叶产业化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及猕猴桃基地建设等六项农业特色经济。 一是抓以草食蚕(地牯牛)和有机香菇为主的特菜生产。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业主开发、订单生产、合同收购、部门服务”的工作方法,在8个街道、镇乡适宜种植区域种植草食蚕(地牯牛)1.2万亩,预计实现产量5000吨。在基地建设上,主要抓了面积规划、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抽调13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各片区,对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与培训。同时积极扶持指导舟白镇有机香菇生产基地建设,该基地自去年建立至今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标签:自查报告范文,个人自查报告,http://www.5ijcw.com
    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重点发展了草食蚕(地牯牛)和有机香菇特色蔬菜、茶叶产业化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及猕猴桃基地建设等六项农业特色经济。
    一是抓以草食蚕(地牯牛)和有机香菇为主的特菜生产。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业主开发、订单生产、合同收购、部门服务”的工作方法,在8个街道、镇乡适宜种植区域种植草食蚕(地牯牛)1.2万亩,预计实现产量5000吨。在基地建设上,主要抓了面积规划、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抽调13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各片区,对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与培训。同时积极扶持指导舟白镇有机香菇生产基地建设,该基地自去年建立至今,已生产香菇菌种15万袋,业主采取自己种与发动当地农户种植相结合,依靠农户的力量,填补了我区食用菌方面没有规模种植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菜篮子和平抑了市场菇价。
    二是茶叶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看好的两家龙头企业,发展茶叶生产加工,着力打造珍珠兰茶、老鹰茶两个茶叶品牌。重点对石会镇8000亩大户种植的茶园进行品种改良,改进了生产技术,提高了茶叶的种植、采收、加工生产技术水平。同时,计划在今冬明春发展优质高效茶园4000亩。
    三是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始起步。围绕建设10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采取业主开发的形式,已与曼地亚药业公司、武陵山GAP地道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先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三家企业达成协议。20xx年,全区15个镇乡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6000余亩。在中药材种植中,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大户,如:中塘乡中塘村李茂奎种植太子参套玉米0.8亩,药材收入3800元;太极乡石槽村田景辉种植太子参套玉米0.7亩,药材收入3300元。典型的示范作用,为我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基地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探索了一条农民致富的路子。
  &

1    

www.5ijcw.com

nbsp; 四是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全面完成。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建设标准,在今年春已圆满完成了蒲花河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任务。建成A、B两区不同类别的鱼池143亩。基地建成后,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承租给业主方开发养殖。今年6月,引进福建厦门业主—黔兴养殖公司,将农业局承担实施修建的鱼池全部租赁给该公司进行南美北对虾养殖,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养殖见效,结束了长期以来黔江吃虾全靠外调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还引进三纹鱼、鲟鱼、条纹鲈3万尾进行试验养殖。
    五是抓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促进蔬菜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行“无公害蔬菜技术规程”,以正阳镇20xx亩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依托,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控制性技术,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巩固了城周、正阳、中塘、冯家商品蔬菜基地,保持常年基地面积6000亩,落实订单蔬菜4000余亩(辣椒、糯玉米等)。与此同时,着力打造蔬菜绿色食品品牌,目前我区已经取得绿色食品产品认证3个(大西南牌五香牛肉干、鲜牛肉,晶珠牌草食蚕泡菜),市级名牌农产品3个(珍珠兰茶叶、蓬江地牯牛、晶珠牌草食蚕泡菜),部级名牌农产品1个(蓬江牛肉脯),正在申报认证绿色食品品牌3个(珍珠兰茶叶、蓬江牛肉脯、地牯牛)。
    六是猕猴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与相关部门一道,引进苍溪恒丰商贸公司,在金溪镇发展猕猴桃基地4000亩,今年初挂果面积300亩,公司收购价7—9元/公斤,进入盛果期亩产将达到1000公斤以上,亩平收入6000元以上。计划今冬明春在水田、太极、新华、金溪新发展猕猴桃基地20xx亩,按照“沼—猪—果”模式进行建设,力争把猕猴桃基地做大做强,带动农户增收。同时,引进名优水果品种40余万株在沙坝脉东村建立果苗繁育基地40亩。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据农经年报汇总结果显示,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98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194亿元,增12.96%,其中第一产业9.4152亿元,第二产业2.8335亿元,第三产业2.737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3.51%、13.2%、12.8%。农民所得总额8.01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900元(农业口径),比上年增加248元,增长15.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748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长18.51%。在农民增收的构成中,种植业农业人平增收45元,畜牧业农业人平净增76元。粮经结构比例由20xx年的7.8:2.2调整为20xx年的7.5:2.5。与此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将农业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率下降0.2个百分点。20xx年农业税及附加940.63万元,比20xx年减少了16.67%,其中农业税减少156.76万元,农业税附加减少 31.38万元。
    (三)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促进农民转移增收。我区紧紧围绕“十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目标,努力探索,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全区劳动力现状调查工作,有效开展了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资质审查确定了三所定点培训学校和七所重点培训分校。通过开设建筑、加工、电工、缝纫等专业,进行“两段式培训”(观念转变式和技能式)9498人,有序转移率达87%,发布用工信息285条,全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13万人,已成为我区农村最大产业。   
    (四)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第一、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不断加强对30个街道、镇乡农业服务站的技术指导,农业服务体系取得了巩固和加强,形成了区、乡(镇)两级健全的农技推广网络。全区现有区级农业技术人员166人,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198人。二是我区已在3个街道、2个中心镇开展以农业服务站为主体的综合建站试点工作。乡镇服务体系全部实现政事分开,主要从事公益的推广工作与技物配套服务,从而强化了农业服务站的技术服务,提高了我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以“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中专后继续教育、“人才智力更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农村信息员培训等项目为契机,组织农技人员进行技术轮训,并出台政策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类学历培训86人和申报各类职称25人,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四是市级科技示范场建设,大力提倡基层农业服务站走“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农产品基地)+技术服务”的路子,鼓励农技人员兴办实体。全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个,其中正阳蔬菜专业协会和冯家蔬菜专业协会订单生产已初见成效。
    第二、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是着力建设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示范站,以10个重点乡镇为依托,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打造乡镇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围绕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各种信息服务。示范站建立以来,共发布信息1000余条,通过信息平台实施订单农业500余亩。二是切实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示范建设,开展乡镇网络联网工程,目前已建立14个镇乡和42个村信息服务点,开通乡镇“农技110”热线电话,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手段。三是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员培训及资格认证,以农业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知识、信息收集分析发布、“一站通”应用技术等为重点,开展农村信息员培训及认证工作。全年共培训农村信息员250人,并全部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切实解决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难题。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品牌农产品发展。围绕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立品牌农产品来开展工作,以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来带动和辐射周边,提高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普及率。现已建成草石蚕(地牯牛)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1万亩,标准化生产蔬菜基地1万亩。创立了“蓬江”牌地牯牛泡菜、牛肉脯、茶叶,“珍珠兰”牌珠兰花茶、仙山玉珠泡菜、牛肉脯,“晶珠”牌草食蚕泡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部、市名牌农产品。
    二是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促进检测工作正常开展。新建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黔江),20xx年3月顺利通过项目验收。组织检测人员分别于4月、11月两次对我区6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个城区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进行监督检测,掌握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一年来,全区未发生一起因食用有毒、有害农产品而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安全事故。
    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形成品牌优势,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全年共申报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的农产品5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基地2个、申报市级名牌农产品的3个。
    二、认真实施中央和市级农业项目建设,打牢农业发展基础,夯实农业发展后劲。(满分9分,自查得分9分)
完成情况:
  

   2   

www.5ijcw.com

  (一)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和组织项目实施。
    20xx年,我局获得农业部批准的项目两个,即:《20xx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渝农业发[20xx]12号)、《黔江区农业有害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农业部农计函[20xx]417号)。目前,两个项目均按市局的要求分别按时上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初设方案,并已全方位作好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或初设要求,作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获批市级农业项目13个,农业补助资金89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现均已按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或项目实施合同的要求,阶段性完成了项目建设内容,并按时向上级对口业务部门上报了项目实施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总结材料。对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黔江实施的“重庆市黔江区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区建设”项目,做到面积落实,保护措施得当,资金专款专用,档案资料齐全,后续管护措施有力,并于 10月14日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组织的验收。
    (二)以农业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部市对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尊重群众自愿,坚持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坚持严把质量、务求实效,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现已动工沼气池4000口,已完成“一建三改”3000户,完成投资710万元。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对外技术援助,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市农业局农村生态能源处的委托,我区将派出技术人员,开展直接援助新疆库尔勒市沼气池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
    三、加强农业法制建设,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满分9分,自查得分9分)
完成情况:
    (一)组织健全、人员落实。我局于20xx年设置了法制工作机构—政策法规科(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牌子),明确了职能职责。配备了与执法工作相适应的行政执法人员,通过参加市农业局和区政府组织的专业培训,共有45人经培训合格获行政执法证。其中:持有农业综合执法证18人、种子管理执法证5人、农药管理执法证7人、植物检疫执法证6人、渔业行政执法证7人、渔业船舶验船师资格证2人,配有执法车(普桑)1辆。
    (二)履行职责、公正执法。对我局现有的职能范围内的种子、农药、肥料、渔业、渔业船舶检验、植物检疫等执法监管职能,做到了严格执法,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从未因我局执法不力、推诿而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后果的情况发生。
    (三)制度完备,责任明确。严格执行《重庆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先后建立农业行政执法制度11项,明确专人负责,按时统计上报农业执法统计报表,规范了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了依法治农进程。
    (四)认真办案,规范合法。在案件办理中,坚持做到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合法、执法文书规范。全年共办理执法案件37件,其中:种子9件、农药23件、渔政4件,植物检疫1件,均未发生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没有错案发生。所有处罚款都严格实行罚缴分离,全额如数上交区财政。
    (五)普法宣传,送法下乡。以“三月法制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九月“产品质量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村组农户”活动。全年共出动法制宣传车75车次,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在报刊、有线电视组织宣传25次,共投入宣传经费4万余元。扩大了农业法律法规的普及面,深受社会好评。
    (六)建立公开办事窗口,宽松农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提高依法行政透明度,从局相关科站抽调2名精干人员,入驻区行政审批中心“农业窗口”办公,凡是需在审批中心办理的事项做到了及时、快捷、准确办理。全年共受理行政审批项目45件,行政事业性收费12.2万元,没有一件违法审批和违法收费行为发生,“农业窗口”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围绕农业工作大局,狠抓农业政务管理。(满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完成情况:
    (一)规范农业局“机关管理”,提高机关整体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健全工作出勤和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分别对“四大管理”中目标管理、政务管理、财经管理和公务员队伍管理四大类31个制度(意见或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审定,在维持原有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对工作出勤考核、请销假制度和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在目标管理方面: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三十”工程(七项十万农业产业化工程、转移十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十个经济强镇工程)目标任务,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龙头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1147”产业工程目标(一个重点产业:特菜地牯牛,1个重点龙头企业:珍珠兰茶叶有限公司;4个重点生态农业项目:沼气池、水产基地、城周生态农业、生态家园示范村。7个重点招商引资及前期工作项目:杂粮米深加工、珍珠兰茶厂、玉米马铃薯深加工项目、中药材基地建设、标准化有机香菇生产基地、老鹰茶饮料及蔬菜饮品开发、竹叶柴胡)。同时,制定了《20xx年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通过目标考核,达到实出工作重点,整合各方力量,加大农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龙头企业的目标管理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在政务管理方面:行政科室(9个)统一在局办公室签到,事业单位(13个)实行二级管理。严格按照市局考核办法的要求,规范报送各种文件资料(请示、报告、简报及信息等)和准确真实的统计数据。公文规范严密,运行有序,全年共起草编发上行文105号,平下行文48号,函发文件20号,《农业情况》(简报)20期,《会议纪要》15期,向市局报送工作月报12期。按照市局《公文管理办法》、《督查工作管理办法》、《会议管理办法》完成各项交督办任务,准时参加市局召开的各种会议。同是,我局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消防安全和小车安全管理等工作。一是按照《黔江区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黔江委办发[20xx]5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对农业重大建设项目实行监督审计制和派驻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制。在全局党员干部中重点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和预防职务犯罪为主题的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使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

    3  

www.5ijcw.com

开展“创建平安单位,建设平安黔江”活动,实行大院联防、群防群治,做到职责、人员、奖惩三明确,推行分管领导+科站负责面上农业安全,门卫+楼长+单元组长负责院落安全的“1+X”大院联防制度。三是加强计生、卫生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增添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结合我区创建市级卫生城市活动的开展,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彻底消除卫生死角,给职工一个清洁、卫生、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四是切实加强小车管理,严格控制小车费用,认真做好小车保洁和行车安全。
    在财经管理方面:一是继续实行政、事分开管理,行政科室(9个)统一管理,经费包干使用;事业单位(13个)独立帐户、独立核算,按季追拨,并按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的原则,对重点项目经费进行监控使用。二是事业单位专项事业经费一律实行报帐制和“三签字”制度(经办人、负责人、分管领导)。三是严格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一切费用由计财科统管统拨。四是明确接待、会议开支标准,控制会议成本,实行对口接待,对口承担费用。
    在公务员队伍管理方面: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区委一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以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高潮为载体,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结合农业工作和科站自身工作,对照开展“六查六看”,实现了“五个明显转变”(理论武装有明显成效、组织纪律有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明显转变、服务效率有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有明显改善),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强化首问责任制,对来访者必须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二是建立完善了局长接待办公值班制。除了按每个局长分管内容,强化分类接待职责外,针对面上全局性的工作,实行局长牵头,班子成员协调配合,合理调剂,轮流值班。三是狠抓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从局相关科站抽调2名精干人员,入驻区政行政审批中心办公,凡是需在审批中心办理的事项做到了及时、快捷、准确办理。四是坚持和完善了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对局属13个事业单位的财经监督管理。五是强化机关出勤考核制度的督察工作,对机关工作纪律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巡查和督察。
    五、及时上报政务信息和各种业务报表。(满分15分,自查得分15分)
完成情况:
    (一)认真执行农业工作报告制度,积极配合市局抓好宣传工作。一是规范公文运行,执行农业工作报告制度。全年上报市农业局农业工作动态24期,其中农业工作月报12期;专报市农业局信息18期,专报区委办、区政府办农业信息计96期,做到上报信息真实准确、时效性强。前三季度在区政府政务信息用稿60期,排名区直部门第1位。二是积极配合市局搞好新闻宣传工作,按照市局分配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的要求,努力提供满意的新闻素材和好的新闻信息源。先后在《公民报》、《中国报道》、《武陵都市报》上发表“奋进中的黔江农业”、“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发展观全面开创黔江农业新局面”、“挺立潮头谱华章”等文章,全年在《武陵都市报》、黔江电视台用稿50篇以上,在市农业局内网上发布农业工作信息500余条(则)。
    (二)及时报送各种业务报表,准确真实反映数据资料。及时准确上报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农情,农业综合统计、农业经济综合报表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表。仅以农情统计上报为例,全年上报农情报表83期(次)、农情文字汇报材料12期(篇)、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24期、农产品市场价格分析材料12期(篇)。同时,通过重庆农业信息网、农情管理系统,全年上报反映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动态及全年粮食生产形势等工作信息130余条,其中被中国种植业信息网采用55条。
    经自查,在附加分方面,20xx年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被农业部表彰为农业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全市4个),未承担和实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民心工程。在渔业生产安全方面,年初与有关镇乡签订了渔船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9个重点镇乡进行了多次宣传和检查,发放宣传渔业宣传资料6500余份,发放渔业养殖证75本。全年无渔船安全事故发生,无集体上访反映事件发生。
    综上自查情况,我局全年工作得分105分。

     4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Tag: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范文,个人自查报告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上一篇:酉阳县农业局关于开展种子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的自查报告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