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三)市场引导调整从产业结构论成功与失败,有一把尺子可以衡量,那就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畅销与滞销决定了调整的取舍,市场变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但市场又有难以预料的地方,它具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特色,这一点注定了广大干群在产调中必须围绕市场抓产调,“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否则,就会受到市场的惩罚,那些既能察觉市场当前变化,又能掌握市场前期运行迹名胜,同时还能预测到市场未来变化的人,才能驾驭市场,征服市场,在市场中自由遨游。
(四)群众主宰调整再好的调整模式和计划都必须由农民群众去落实,去实践,他们才是真正的产调主人,他们一旦真正认识到“究意种什么赚钱”后,就会产生无比巨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产调的实践中去,从中捞取利润。(五)流通延续调整农副产品流通渠道是产业结构调整行为转换为调整效益的唯一重要环节,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结果进行检验的关键,抓好流通也就是抓住效益,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就是在家里、地头、场边进行农产品交易,但农副产品销售需要各级干部和农民自己主动闯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大循环,通过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的自身价值。近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各种配套政策,服务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些政策主要有:资金扶持政策,科技扶持政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农民企业家和经纪人队伍政策,农业社会服务政策等,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如果有这些政策的落实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将越远越宽,步子将越迈越大,农民增效和农民增收将进一步提高。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www.5ijcw.com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在这种农业生产体制下,农民收入被分为农业土地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可以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利用,这时的农民实际上具有农民和非农民的双重身份,因此,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还是要实现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实惠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来自于土地产出的收入,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让农民从农业生产的土地上转移出去,到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就业。农民的收入过低,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民太多,占有资源又太少,均0.1公顷耕地,种得再好,也只能是吃饱肚子或略有节余而已,也就是说,农业这块蛋糕太小了,而分吃这块蛋糕的人又太多了,当然中国农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将农业这块蛋糕做得再大些,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向外转移的数量太少,速度太慢,大量农民还困守在土地上,靠分吃这块很小的蛋糕生存。发达国家都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农民向非农业转移的历史任务,这应该说是一条规律,而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离,工农分离的政策,固化了二元经济格局,造成了不良后果,现在该是自觉地积极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要鼓励农民到镇上、城里或就地从事非农产业,去造新的蛋糕。每转出一个农民,就意味着留在土地上的另一个农民可以分到两份蛋糕,因此转出的农民越多,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就会富得越快。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为1.3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贡献了1/3的国内生产总值,但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发挥。而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但却未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同时,还拥有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虽然可以从乡镇企业中取得收入以提高收入水平,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从土地上彻底转
移出去,成为专门从事非农业的城镇劳动者,从而改变农民既经营土地又从事非农产业这种双重身份的局面。因此,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要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这不仅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而且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速度。在发展小城镇的同时,应做好城镇发展规划,促进城镇规模的扩张。根据有关资料,中国现有的1.9万个小型城镇中,平均每个城镇有4.54万人,就业人员平均为1.18万人,就业人员为城镇总人口数的25.9%;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3%;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6%;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5.5%。即人口规模在50万—100万和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其提供的就业机会最多。因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选择发展50万—100万和100—200万的城市比较适宜。关键字: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关于全市干部工作作风的调查情况
《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相关文章
- 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 › 广辟渠道突破融资“瓶颈” 千方百计加快城市建设
- › 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 ›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