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阐析题专题
概要:年等温差线 (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等降水量线 (1)等降水量线东西延伸(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2)等降水量线南北延伸(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中国降水量的特点及
地理阐析题专题,标签:高三地理教学设计案例,http://www.5ijcw.com
年等温差线 (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等降水量线 (1)等降水量线东西延伸(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2)等降水量线南北延伸(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中国降水量的特点及成因 特点一: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分析: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且强;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短且弱。 特点二: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原因分析:中国降水量主要受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影响,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特点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北方大于南方,西北地区最大。 原因分析: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每年夏季风势力强弱有所不同,登陆早晚也有所不同。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很快推移到北方、滞留时间较长,则北方降水量增多、南方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南方降水量增多、北方降水量减少。 4.等盐度线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气候) 河川径流量 洋流性质 海域形状的封闭程度及水体与外海的交换程度 (2)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盛行下沉气流,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 原因: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等压线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判气压场〔高、低气压、脊、槽、鞍部〕;②判风向和风力大小;③判天气状况〔气旋和低压槽处有阴雨天气,反气旋和高压脊处为晴朗天气〕;④判等压线数值大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或相差一个等压距〕。 7.等震线: 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十一、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关键字: Tag:高三地理教学设计,高三地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三地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地理专题练习──探究性题